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史前博物館Logo

線上展覽

牛罵頭文化與長山頂II遺址-Niumatou Culture and Changshanding II site
新石器時代中期史前人群開始擴散至全臺灣,自海岸低地逐漸散居至淺山區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 適應與持續演變,不同區域之間逐漸產生了文化差異。中部地區代表性遺址為臺中市的牛罵頭遺址及安和遺址。陶器以紅、褐色陶為主,器形有罐、 缽、瓶、豆形器。紋飾以拍印繩紋為主,沿襲了大坌坑 文化的特色,但繩紋更加細緻。長山頂II 遺址因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中心的設立而發現,歷經兩次發掘,其是目前內陸山區少有的...
南島新視:印尼  Austronesian New Vision :Indonesia
16世紀的香料貿易造成西方資本主義與奴隸制跨洋席捲而來,改寫了東南亞島嶼的人群命運。 以荷屬東印度為首的勢力在印尼數百年的統治,側寫下這曾經屬於南島語族人群的歷史樣貌,提供我們理解在千島之洋複雜的人群分布,以及他們最終成功尋求共存與共榮的國家概念。 The spice trade of the 16th century sweep across the oceans of Western capi...
文化復振:西拉雅、馬卡道、大武壠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 The Siraya, The Makatao, and the Taivoan Peoples
臺灣南部平埔族群涵蓋西拉雅(Siraya)、大武壠(Taivoan)及馬卡道(Makatao)等族群,主要分布在嘉南、高屏一帶。17世紀時期西拉雅族居住地區,曾是荷蘭外來政權在臺統治重心,亦是漢族移民主要農業拓墾地區,族群互動與文化交流頻繁。1829年(清道光9年)起,部份平埔族群分次東遷,移住臺東、花蓮一帶,與東部原住民族群接觸,融合鮮明的南島文化特色。 2001年平埔族群前往立法院召開公聽會,...
Pakiqecan(結界):原住民對應瘟疫的方式 pakiqecan (protection and seperation): The way the indigenous people faced the plague
Pakiqecan是排灣族語,意為「遮蔽及阻擋」,過去台灣原住民在遇上重大災難或疫情時,會舉行儀式把霉運及惡靈阻絕在部落外,擔任祭儀的巫師常利用法器或植物做為除穢、灑淨之用。 Pakiqecan is a Paiwan word meaning "protection and seperation". In the past, during major disasters or epidemics...
活出傳統-史前館與青年藝術節  LIVE THE TRADITION -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and Youth Arts Festival
自2010年起,史前館以「館校合作」方式邀請高中職校原藝班舉行聯合展演, 2012年轉型為「原住民青年藝術節」,辦理迄今已邁入第9屆。原藝節以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創作兩範疇, 每年規劃主題展與原住民藝術教育成果展兩大項, 各校分別以木雕、陶藝、織繡、版畫、蠟染、 複合媒材、影像及舞蹈等傳統及現代媒材等展開創作。 Since 2010, the Prehistoric Museum has invit...
史前動物園Prehistoric Animals ZOO
動物與人共存在地球上,彼此關係緊密且相互影響。 藉由台灣西南地區各個時期之考古出土遺留,我們以四個展示主題:「動物與環境」、「人與動物」、「消逝的動物」及「動物遺留研究」呈現彼此環環相扣、相互輝映的關係。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coexist on earth, closely connected with and mutually influencing ...
臺灣西南古代製陶者 Ancient pottery maker in southwest Taiwan
距今5000年前之後開始顯現出地區性的差異,並成為各地後續發展的基底。考古學家在臺灣西南地區的南關里東遺址發現了帶有澎湖島原料的陶器,說明了當時人群已有渡海的能力。 After 5,000 years ago, regional differences began to appear and became the basis for subsequent development in vari...
島嶼的誕生 The Birth of Island
島嶼的誕生 The Birth of Island 2021/12/23
今日台灣所處地區,在1600萬年前是一片湛藍寧靜的海洋,但是位於南方數百公里外海面下的古南中國海殼正不斷的朝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在菲律賓海板塊不斷向西推擠的過程中,引發岩漿爆發,在菲律賓海板塊上形成火山島弧,這一連串的地質作用為臺灣島的誕生揭開了序幕。 Where Taiwan is located today, was a vast blue and calm sea 16 milli...
冰期與化石動物群 Ice age and Fossil Animals
位居臺灣島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臺灣海峽,現今雖為汪洋大海,冰期時卻有另外一個不同的面貌,發現於台灣地區的化石動物群不僅刻劃出了更新世時期壯觀的哺乳動物群,也為冰期陸化的台灣海峽學說提供了一個佐證。The Taiwan Strai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 a great expanse of water now, but it looked very ...
孑遺生物 Relict
孑遺生物 Relict 2022/03/24
孑遺生物指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存在,而現今仍有殘存族群者。它們在過去的地質年代中,族群數量曾經相當豐富,分布地區相當廣濶。在演化的過程中,歷經了重大的滅絕事件,導致大部分的族群滅亡,存活的親近種類亦甚為稀少,且殘存的族群侷限在稀少而狹小的區域中。因此,存活年代久遠、族群數量少、親族種類少、分布區域狹隘,便成為孑遺生物的主要族群特色。 Relict is a population or tax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