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
1980年7月臺東火車站新建工程,將地表下沉睡數千年之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各方及輿論高度關切。隨即由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二位教授主持,進行搶救考古。發掘面積廣達1萬平方公尺,出土石板棺近1600具,陶器、石器、玉器等遺物2萬餘件,此三者皆為臺灣考古史上之空前紀錄。卑南遺址為臺灣規模最大,具有最完整史前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也是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基於以上價值及重要性,宋文薰教授於1982年9月即建議選擇原址未經破壞處,就地興建遺址博物館。但由於原址位於遺址範圍內,不適於興建大型建物,爰改於康樂車站南方興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原址則規劃作為遺址公園,以做為現地保存展示場所。卑南文化公園——後改稱卑南遺址公園——於1994年起陸續發包施工,並於2002年12月對外開放,臺灣第一個遺址公園於焉誕生。
願景
- ● 保存及推廣文化資產:學者的調查研究指出,卑南遺址廣義的範圍約可達100公頃,卑南遺址公園目前所涵蓋面積約30公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園區內規畫的考古現場以及展示廳,共同展現一個規模完整的遺址公園面貌。透過遺構及現象之出土情形,配合歷史情境營造而設計的展示、導覽與推廣教育,將使考古現場及展示廳成為遺址公園的核心,也是最吸引遊客,最具教育意義之場所。
- ● 成為原住民族文化展示及體驗場域:成立原住民族傳統生活展示及體驗區,藉由傳統聚落、家屋、祭場、主食及民族植物等,營造原住民族傳統生活之樣貌,期能彰顯園區文化主體性及呈現園區多元豐富的文化展示內涵。
- ● 推動環境生態教育:模擬史前自然環境設計的原生植栽,也是公園未來的一大特色。於現有植栽基礎下,配合地貌加以分區分層,將東部地區的低地生態,以海岸林、熱帶林、亞熱帶林帶狀呈現。同時挑選開花、變色、誘鳥、引蝶等特點之原生種,作為修景植物,兼顧生態與景觀。成為一個花開葉落,生生不息的生態公園。運用園區豐富的動、植物及地景、地貌等自然景觀資源,透過現地導覽解說及教育推廣活動,提供社會大眾自然生態及環境保護課題學習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