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展廳內石棺群(常設展更新於2015年7月)

強化玻璃步橋懸空而過,腳下是石板棺墓葬復原情境,提醒觀眾隨時都有可能走在遺址上。過步橋後眼前一幅開展的地層斷面剝取自遺址現場,完整呈現出文化層的堆疊現象。拾級而上,緊接著進入展示主題,深入淺出地綜覽卑南遺址的史前文化內涵。展場一角播放的動畫影片,讓觀眾跨越三千年時空,更貼近史前卑南文化人的生活與心靈世界。


1980年的文化資產災難
宛如戰地般的全幅黑白攝影作品,帶觀眾返回1980年臺東火車站新建工程時,卑南遺址所受到的嚴重破壞,以及民眾的非法盜掘——但卻因此造就了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以及文化資產保存法。

石板棺群
鋼構玻璃橋下展示的是石板棺墓葬復原情境,讓觀眾對卑南遺址產生深刻的第一印象。特別設計的強化玻璃步橋懸空而過,提醒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走在遺址上。

地層斷面
開展的地層斷面剝取自遺址現場,生動呈現出文化層的堆疊現象。

卑南文化人的居住環境
從自然地貌立體模型模型可見,卑南文化人的聚落背倚卑南山面對台東平原,聚落周圍資源豐富,是適合定居生活的棲息地。

卑南文化人的生活
卑南文化人長期群居於此,留下生活的各種物件,展示的物件包括農業、狩獵、漁獵、木工、編織製衣、武器、煮器、食器、盛器、陶偶……等。

最大的石柱
碩大的複製板岩石柱是卑南遺址所見最大的一個,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Torii Ryuzo)19世紀末所拍下,而成為卑南遺址最早的影像紀錄。

居住建築
透過發掘圖面、縮小模型、器物等,並比對民族學舊影像資料,說明古卑南聚落家屋的排列方式、布局、材料等。

墓葬的形式
卑南文化人以石板為棺,超過2,000具的石板棺伴隨出土了精美陪葬品,以玉器及陶器最為常見,其精湛工藝由此區展示的物件可見一斑。

卑南文化人的體型
從石板棺大小、人骨遺骸等可判斷卑南文化人的體型,此區展示了原比例、不同性別與年齡的卑南文化人模型及其衣著造型。

有關卑南遺址的神話
此區的多媒體裝置生動呈現了鄰近卑南族及阿美族的口傳故事各1則,有助於我們在考古資料以外增加對卑南遺址的理解。

史前文化
卑南文化是卑南遺址上最主要的文化類型,但其實在遺址上也包含了更早的繩紋紅陶文化,以及較晚的三和文化。此區展出卑南遺址上不同文化的器物演變,了解先民在卑南遺址上長達三千年來的變化。

卑南文化人到哪裡去了
距今1900年前左右,人群不知為何離開了卑南遺址。此區內容提供各方說法,是遷移到靠海邊的地方,還是部份遷移到山上?這些都仍有待更多的證據來證實或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