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部六所原住民族文化館的夥伴們,在2023年開啟原民文化議題發散、聚焦與綻放的對話,浮現出各館獨特的性格樣貌。2024年,策展人邀請觀眾再次聚集感受,經歷「當代、此刻」等深化命題後,展現於調研、地方生活經驗和土地連結之於文化的動態轉化成果,更在多重經驗交會間,醞釀面對自身文化詮釋的反思與巨大共鳴...
為引領青年學子踏入平日不易觸及的科研場域,透過不同視角增進其對科學的理解,南科考古館規劃特展導覽解說、及擴香石製作體驗,帶大家認識史前牙齒在古今中外的多樣性。活動內容🎨本次活動由「牙齒知多少」特展策展人親自導覽解說,帶您認識牙齒的珍貴面貌。此外,也將動手製...
為引領青年學子踏入平日不易觸及的科研場域,透過不同視角增進其對科學的理解,南科考古館規劃展廳導覽解說、及猜猜我是誰互動教室,帶大家走進動物考古學的世界,認識南科遺址中最常見的動物。活動介紹🔍透過展廳內的考古遺留和動物骨骼觀察,本活動將帶領學員學習如何辨識不同的動物骨骼,並深入了解考古...
漢妮姐姐將用臺灣臺語,跟大小朋友一起分享「性平」與「廉政」主題的繪本故事,結合趣味的手作活動,鼓勵親子共同參加,體驗台語的美感,以及瞭解性別平等和誠信的重要性。聽故事 X 玩手作故事講師|漢妮姐姐親子對象|鼓勵親子共同參與 。活動內容|主題繪本故事將結合趣味...
在數位時代成長的孩子們,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網路與社群,但其中也隱藏了數位性別暴力的風險。本講座特別為成人設計,邀請博物館館員與志工、教師、社區家長等有興趣參與者,透過互動式桌遊體驗,走進孩子的網路世界,理解他們的使用習慣與可能面臨的困境。 透過遊戲過程中呈現的案例,參與者將認識數位性別暴力的型態,包...
內容為陶器彩繪及種植體驗,帶大家認識大坌坑文化時期的生業模式及陶器,讓民眾進行陶罐紋飾創作,再搭配近年備受喜愛的多肉植物種植,建立小陶器永續利用價值。 日期│10/18(六)、10/19(日)場次│ ☀️上午...
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以推動公共考古為核心,透過建築學與考古人類學的跨域交流,帶領大家探索史前文化。建築展現人類空間與結構的智慧,考古則重現史前生活樣貌。這場工作坊邀請您透過體驗與實作,一起理解文化資產,並共同思考保存與傳承的可能。辦理日期及地點日期:114年10月17日(五)9:00~17:45...
臺東,正在開啟前往世界南島的航道。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於2025年10月16日、17日、18日邀請投入心力於文化推廣及永續的族人與社群青年、長期關注南島語族議題的國內外學者,齊聚一堂,分享知識與經歷,就像引領南島族人航行的星星,一起航向世界˗ˏˋ ★ ˎˊ˗ |活動內容介紹...
孩子交給我們 家長們放飛吧!! 2025年6月起~ 史前館將於每個月最後週末下午 推出#限定版兒童專屬導覽##限定版兒童專屬導覽三大展廳主題輪流登場日期:每個月最後周末(9/28、11/29、12/28) 時間:15:00~17:...
展示緣起於民國 96 年 9 月 9 日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傅義修士決定將他的建築設計圖 229 卷 2649 張捐贈給史前館典藏,希望讓文物典藏於更適合的環境,也讓史前館的典藏更加豐富。本展覽挑選傅義修士生平中具代表性的七座天主教教堂,透過模型重製、建築藍圖原稿以及各教堂耆老對教堂與傅修士的口述影...
特展以亮島人及南科史前第一人(群)為主角,從形態、遺址古環境、食性、埋藏環境及科學藝術(人面復原)等面向著手,帶領觀眾了解考古學及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成果,呈現臺灣史前島嶼人群生活豐富且多元的面貌。考古犬收到委託,協助調查誰是「臺灣史前第一人」?透過時空資料庫搜尋大量考古資料,發現二條線索,分別位...
南科考古館「考古小學堂」學校暨團體套裝行程體驗,包含:桌遊學考古、手作DIY、學校學習活動及史前故事屋。適合20人以上團體、學校、補習班報名,體驗年齡依不同活動,從幼兒園~全年齡皆適用。l活動對象:2人以上機關、學校、團體報名。l開放時間:平日週二至週五。l報名方式:請來電(06)5050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