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稿】「織寫歷史-排灣族傳統織布再續」 4日於史前館辦理成果發表演示

  • 發佈時間:2019-12-04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委託卡塔文化工作室進行「織序」排灣族傳統織布夾織工藝科學分析工作,透過排灣族傳統織布工藝保存者ljumiyang (許春美)老師的協助相距百年後,將地織機系綁於身上,不畏懼現代化的衝擊,再次重現「 Tjinnun 排灣織布」整體文化體系的樣貌。計畫係以107年度「館藏排灣族織品服飾傳統工藝科學分析計畫-織序」為基礎,在ljumiyang (許春美)老師帶領下,以排灣文化思維完整呈現傳統地織工藝科學分析。

如今,「織序」分析工作計畫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在於文化詮釋在轉譯的過程遺漏傳統語彙,重新接受審視,以及排灣族傳統地織機織布重要技法再現,返還真正意涵。

史前館在文化推廣與教育上,扮演著強力支持在地文化工作者的角色,回溯排灣族織布的傳統知識復耕,藉由史前館典藏排灣織品 進行分析紀錄工作,ljumiyang (許春美)老師時時刻刻深切地提醒傳習織者,除了實踐技藝,更要關注物件上的社會關係、階序、文化詮釋等內涵物件上的「語言」,這些其實和文化脈絡緊緊相繫,隱含著過去世代文化養成的軌跡。去(107)年,透過分析 40 件排灣傳統織布物件的織序,印證 ljumiyang (許春美)老師所知悉關於排灣織者技藝學習與養成的傳統,從初學 pinakatitan (一枝桿/平織)第一件開始學習, 到繁複的 kinaljagelesayan (二織桿/斜紋織織紋設計, 織者織作的學習流程完整顯見在博物館典藏織物之中。

「織序」接續前案研究與分析,深入探索與建構,看見未來博物館的功能除了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之外,對於原住民典藏物件增加了「傳承的知識平台」此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此案例中,藉由 ljumiyang (許春美)老師過往織布文化養成經歷,進入群族文化脈絡之中,連結織布文化與傳統文化知識,並透過重製進行排灣物質文化知識體系修補,以互為關係的文化關聯交互對證,將所遺漏的文化表徵詮釋和制度補正,建構排灣社會整體樣貌。

 

應用館藏進行當代原住民族文化詮釋

史前館近年來以館藏文物標本所做的工藝分析及文物重製與原住民社群//工藝團體合作,以原住民族視角進行分析與解讀,不僅以科學方式分析,更以原住民族視角進行進行重製,進一步與耆老們合作,從物件中挖掘原有的生活制度和文化脈絡規範,配合族語的學習與調查,藉此進行當代原住民族文化的詮釋。

史前館與協力群體透過新的方式(科學工具)記錄文物的製作知識,並結合地方耆老們所受的民族文化知識教育,來補足原住民族工藝技術斷失的部分,重新找到典藏文物所具有的文化意涵。經由部落這些工藝耆老傳統的工藝知識、語言、技術指導下所進行的重製,所得到的不僅是技術的重現,還得到珍貴的文化學習機會。從科學與人文兩個面向,來記錄物件上的相關文化訊息及個人、族群、文化間所交織的脈絡,找出原住民族工藝技術與其相關文化環節。博物館典藏庫中藏品成為原住民社群//工藝團工藝團體的文化寶藏,提供部落建構文化詮釋的選項之一,並能有效運用於文化傳承教育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