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稿】典藏文物說故事 史前館特展巡迴紐約

史前館策展人張至善表示:為了特展史前館結合館內11位研究人員,分別以各自領域進行研究,進而策劃出特展。希望展出不僅只是從物質層面的展品來傳遞知識,更希望將他精神層面的意涵傳達,讓大家感受到繁衍傳承與幸福的使命感。本次出國的展品分別來自臺灣、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婆羅洲等地,共有包含史前館典藏品26件,館外借展品21件在內,共47件文物。每件文物都很獨特,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涵,也傳遞著不同族群的繁衍故事。


此次出國的文物中,來自金門的『花佩(蒙被)』與『被央』很特別,『被央』是一種男女有別的背兒帶,男生的會縫出袋子,女生的則無,是否有其他類似『囊袋』傳承的意涵,則要進一步研究。『蒙被』有它獨特的式樣和黑白花格,上方還會縫上卍字與鉛塊,主要是蓋在嬰兒背上避邪用。另外來自大陸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則是很精美獨一無二的,上面滿被手工刺繡紋路,有蜘蛛、石榴、蝴蝶等等。侗族人在背兒帶繡上蜘蛛,除祝福新生兒聰明、有智慧外,也有長命富貴、平安吉祥之意。貴州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在背兒帶上普遍使用蝴蝶的紋樣,象徵繁衍與多子的意義,蝴蝶紋樣背後更牽涉到苗族的始祖傳說故事。


史前館表示:典藏文物是否能出庫展出需考量各種因素,包含文物的狀況、對展示的意涵、展覽場的空間條件等等,出庫前、中、後都有其嚴苛的規定,例如打包時要無酸材料、要有緩衝裝置、溫濕度調整與防震設備、燻蒸過的木箱等高規格專業技術,今日特別開放文物包裝的過程,即是要讓民眾一睹光鮮特展背後,博物館人對文物標本處置的專業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