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對水著迷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如何發揮想像力,探索水的奧妙,開啓人類的視野,解決生活中關於水的問題呢?地球的水資源和生活中我們的水足跡有多少,讓法國的空拍攝影師來告訴你!水是大自然中唯一可以同時以固態、液態、氣態存在的奇妙物質,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文明的起源也和瞭解水循環的奧妙息息相關,面對水的未來,我......
時間:2016-07-01 ~ 2016-08-31
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方國家不遠千里來到東方,意圖取得珍貴的香料、黃金等物品,此時的臺灣、中國及日本皆成為他們尋求貿易合作的對象。1624年,荷蘭人於臺南建立熱蘭遮城之據點後,更以臺灣作為東亞貿易的據點,積極蒐集臺灣地區資源。為尋求更多貿易資本,荷蘭人在1638年開始踏上東部尋金之路。本次特展將藉......
時間:2016-01-26 ~ 2016-12-18
本展由澳洲辦事處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辦,精選澳洲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同名大展11幅作品,以輸出呈現。坎寧路是澳洲最長的畜牧產業道路,以前都是以白人觀點來呈現當地開發史。此一展覽由澳洲原住民藝術家發聲,以藝術創作敘述所謂開發帶給家園與土地的歷史故......
時間:2015-09-18 ~ 2015-12-13
擁有數千年基礎的動態文化如何在傳統基礎上沈澱、累積、創新,展現出迷人的風貌,並開創出部落族人新出路,這是本展試圖呈現出來的核心精神,以及帶給觀眾的綿密感動。【指導單位】文化部【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奇美部落【合辦單位】奇美部落企業社、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雲深草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
時間:2015-08-01 ~ 2016-05-22
近年來全球環境變遷加劇,本特展將從認識東部地質演化開始,依展場導出臺灣的自然現象及可能面臨的災害型態。
時間:2015-07-15 ~ 2015-10-18
唐卡(藏語)是一種卷軸畫,其內涵與藏傳佛教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唐卡的歷史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色彩鮮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宗教色彩與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此次主要展出佛菩薩唐卡、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祖師唐卡及藏傳醫藥唐卡等計30餘幅,涵蓋各類材質、不同形式與色調彩繪而製的唐卡珍品。【......
時間:2015-06-06 ~ 2015-09-30
每年在鳳凰花開、畢業季節前夕,史前館都會舉辦高中職原住民青年藝術展演,如同進行一場「成年禮」儀式,讓彼此有機會交流。104年主題展以「魚」做為創作素材,分別以蠟染、木雕、素描、版畫、陶藝、刺繡、工藝等各類媒材呈現,可以感受原住民青年心中連結文化母體所呈現「魚」的澎湃創意。【指導單位】教育部、文化部、......
時間:2015-05-29 ~ 2015-09-14
羊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羊年特展羅列各種羊知識,介紹羊的起源、考古、傳說和台東的羊特色。
時間:2015-02-20 ~ 2016-02-06
排灣族重要祭祖大典maljeveq,是人與神之間盟約相聚的祭儀,祖靈每五年前來巡訪後世子孫。目前僅有9 個部落辦理maljeveq 儀式,此展覽首先展出kuljaljau(古樓)、tjuasanga / takamimura(高見)、tjuwabar(土坂)三個部落有關此祭儀的重要概念並搭配物件,從......
時間:2014-12-30 ~ 2015-12-30
全球首次從漢代到明代,跨越1500年的佛教歷史文物,空前絕後跨海來台展出,在此展中,最受矚目的是首度來台展出的七寶阿育王塔,於2008年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塔高近120公分,塔身以佛教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為飾,光彩奪目,珍貴無比,其上還浮雕有佛陀本生故事、佛傳故事等精美圖像......
時間:2014-12-20 ~ 2015-03-20
長期以來拉阿魯哇(Hla’alua)、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被歸類在鄒族體系,其民族命脈與發展因而交錯在一起。在飽嘗如同生活於他人屋簷下,族人不知未來方向的處境,終在2014 年獲得政府正名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5、16 族。雖然外在環境艱困與內部文化流失的衝擊,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人仍努......
時間:2014-12-16 ~ 2015-05-17
專「享」店架起溝通的橋梁分享 穿越時空的創意與共同價值設計師們以自己的感受力,提煉文物的精神與價值,或重新賦予文物新意義。創作或解析出不同的「關係」、「頂真」與「臉書」。以文創品、動畫、互動裝置,探索史前文化內涵與美感!【指導單位】文化部、科技部【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協辦單位】中央研究......
時間:2014-12-12 ~ 2015-12-12
魯凱族人稱百合花為baryangalai,其潔白的花瓣散發出淡淡的幽香,被族人賦予高貴、貞潔的象徵意義,藉著百合花飾與頭飾的佩戴,凸顯傳統社會倫理與生命儀禮的價值觀。由一個遷徙魯凱族家族三代接力完成「百合屋」家園的夢想,並透過傳統儀禮及藝術表現, 終身實踐百合花精神的動人故事,串聯出當代東部在地魯凱......
時間:2014-08-16 ~ 2015-03-01
本特展內容從臺灣本土出發。在地理的向度上,擴及臺灣周邊之亞洲民族,涵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婆羅洲、巴里島、西伯利亞等地之南島語族與南亞民族背兒帶與育兒器物。不同族群之間,依據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氣候、禮俗及美感經驗,發展出型制、特色各異的背兒帶,貫穿其中是關於繁衍、祈福與保護的觀念,而『愛』更是永久......
時間:2014-08-08 ~ 2015-03-01
「多喜娃娃」是國寶級張從惠老師自1982年推出之精緻、具典藏性質的藝術娃娃。本次展出的多喜娃娃中,包含兩大主題,一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服飾娃娃,一為中國苗族傳統服飾娃娃。其中,苗族的民族女性服裝,有常服和盛裝之分,其中又以適婚姑娘、新婚少婦所穿的銀衣盛裝是最為隆重、華麗,也是苗族民族服飾娃娃製作的重點......
時間:2014-08-08 ~ 2014-11-09
蒙藏民族生活於草原、高原之上,順應自然的生活方式,不論在經濟生產、日常勞動、節日習俗或娛樂活動,配合變化多端的氣候與生活需要,豔麗繽紛的服飾,代表游牧民族在生存之外,表現自我,並與大地融合的生活哲學。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覽期間,並增加由館方提供之少數民族服飾玩偶聯合展出;除可欣賞蒙藏族相關的生......
時間:2014-08-01 ~ 2014-11-02
原住民社會在過去無文字時期,藝術表現肩負紀錄族群歷史與記憶之角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演則成為部落自我認同與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 本項原住民青年藝術節計畫以史前館為平台,分別邀請發展原住民藝術教育較集中且具成效的南部縣市地區原藝班學校及樂舞團隊,共同進行創作、成果聯合展演,並透過藝術教育研習,......
時間:2014-05-30 ~ 2014-09-14
以瑞士返航的達悟族文物為主軸,並具體以促成此批文物從瑞士返航,凸顯返航文物的故事性及其紀念價值。讓我們再次見證紀守常神父(si-sasagazo)自1954至1970年在蘭嶼服事所激發出的人性光輝引發的文化交流,以及所掀起的「物歸原主」文物返航義舉。【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財團法人紀守常......
時間:2014-05-17 ~ 2014-12-31
藉史前館展出「快捷‧慢活:花東鐵路願景館」,能與民眾直接溝通說明鐵工處目前所執行之各項計畫及未來接續之南迴鐵路計畫工程,規劃分期展出花東鐵路、南迴線記錄工程計劃概說;土建系統、臺東縣新完工車站介紹;軌道系統及號誌系統、花蓮縣新完工車站介紹;電力系統、電務系統、綠建築與綠能生活等展示主題,祈能使民眾充......
時間:2014-04-15 ~ 2016-04-14
你還記得上次看到馬是在什麼時候嗎?臺灣地形以山地及丘陵為主,並不適合馬生存繁衍,但是你知道早在史前時期臺灣就有馬了嗎?你知道臺灣在鄭成功時期就有騎兵隊了嗎?你知道臺灣在日據時期,賽馬也曾經風靡一時嗎?你知道考古學家也曾在臺灣的遺址上發現馬的遺骸嗎?馬在臺灣究竟還有些什麼故事呢?史前館每年一次的生肖特......
時間:2014-01-29 ~ 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