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西拉雅族──南科園區祈福儀式總統的南島禮物:國史館文物委託管理記事「蕃藝書屋」林明德先生及《南島時報》
南科考古館開幕紀實:從不曾間斷的五千年談起花蓮縣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的發掘與發現(上)牙齒知多少
蘊含5000年─南科考古館的建築與裝置意象「博物館的秘室─快來揭開文物的奧秘吧!」教育推廣活動回顧 上海市典藏機構的臺灣原住民族物質文化蒐藏
史前館環境教育的成效與展望從「農地」到「公園」──普悠瑪部落族人對卑南遺址公園的地方意義 女性影展在博物館:Queering the Museum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海上漂流紀行館藏文物蓆印蓋:編織物在製陶上的運用 黃貴潮,以文字重現阿美族口傳知識及生活風貌記憶的生命勇者
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可以再靠近一點─談史前館建築景觀再造祈福感恩與前進─記2018年南科考古館試營運啟動之西拉雅祝福儀式 一條會飛的河──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哪裡來?
為岩棺洗澡(下)─記2017年都蘭岩棺維護工作「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明瞭了什麼?走出屬於自己回家的路─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策展有感
為岩棺洗澡(上)─記2017年都蘭岩棺維護工作「穿越烽火、離散重生」-噶瑪蘭族加禮宛戰役暨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戰役140週年紀念運用科技多媒體展示的山東博物館
從文化身分認同到殖民接觸: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的策展反思與實踐原民神話故事中的環境智慧走在回家的路上─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策展有感
南科考古館「博物館的祕室」解密報導—遺物從考古發掘現場進入典藏的家淺談2019文博會「Hi Story 過 去未來」─史前館如何發掘記憶 3D技術於卑南遺址考古研究之應用
一本呈現人布之間深厚情感的書:記《Mesusa, mneghuway knkla rudan Truku太魯閣族人的知識與織藝—花蓮水源部落家藏織品調查報告》的出版歷程認識史前館的「現在進行式」:簡介桃園國際機場「博物館文化櫥窗」展示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南科考古館秘室裡的大秘寶
談「編織築夢月桃情」展覽的月桃文化情懷戀戀情深:臺灣阿美族檳榔傳說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工作中體悟的身心轉變
與野共生˙與地共舞:2019卑南遺址公園定向闖關挑戰 臺灣史前時代的埋葬行為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有問題就問,讓我學很多
3D,數位典藏的未來!?京都國立博物館建築賞析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小齒輪,大成長
巨石,你好!跟著考古學家去旅行 「從生活到生活;練習在一起,走一段。」在地知識的N種可能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挑了賣龍眼又沒薪水的實習單位讓我收穫最多!
編藝即生活─「走過史前:臺灣原住民生活編器工藝特展」田野紀錄與感想當文化遺產遇到觀光─我見西江千戶苗寨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崩潰與疲憊,邁向成就感超標的歷程
共玩共學新體驗:到博物館施放竹炮、敲擊竹木樂器!一個遺落在臺東的建築瑰寶─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我的實習生活,跟臺東天氣一樣熱血充實!
從視覺識別談博物館品牌形象─以國際大館、新興館舍與南科考古館為例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後記:穿越時空也跨越學科的想像多聲曲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認識、檢視到改變自己的實習收穫
「Easy玩考古」攤位現場紀錄:南科考古館參與2019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局慶活動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後記:在重疊存留中創造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珍貴的實習經驗
藝術駐地創作、民族誌與人類學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後記:從相似之處詮釋鏈結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這一站起,未來變得更明確
光影與聲塑:從史前館沈浸式投影談新媒體與臺灣史前史共創展演互動暢遊─日本京都鐵道博物館參訪紀實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打破對博物館的古板印象
博物館的友善故事書─一個多元感觀的有聲繪本MLA到校教育推廣:那些關於孩子的無限可能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在不同觀者之間意識與轉換
十年後,讓我們繼續將七腳川作為動詞:記「Taluma’歸途─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從遊戲中學習:走訪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史前所見
仿學焦慮?認識原住民新興的學術活動館藏選介:薩摩亞的ava木碗城市中的考古:走訪韓國首爾岩寺洞遺址
聚焦典藏‧透視研究‧跨越界限──從考古主題藝術駐村、國際主題工坊到史前館共寫平台越南順化行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藝術家「太認真」雙人組 考古再考古
神祕的石柱與卑南二兄弟傳說從考古現場看交通建設與文化資產保護的關係(下)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藝術家吳思嶔〈我們被困在歷史中〉?
大象之死,誰是兇手?從考古現場看交通建設與文化資產保護的關係(上) 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藝術家mamoru另一種聽見/看見
長濱忠勇遺址的發掘與新發現(下)史前人吃甚麼─「摩登史前人出遊季」史前廚房教具箱 為土地唱歌,我們一起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