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懸絲戲偶活靈活現 - 抓住小朋友的目光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新聞稿921205 懸絲戲偶活靈活現 - 抓住小朋友的目光 〈本報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五日上午十時三十分,特別邀請「原影懸絲偶兒童劇團」至台東基督教醫院進行偶戲巡迴表演。在團長黃明道的巧手操作下,各種利用瓶瓶罐罐、細繩綑綁而成的戲偶活靈活現,吸引不少大小朋友的目光。 昨日在台東基督教醫院大廳的戲偶表演,黃明道操作著不同角色的戲偶,一下子是小青蛙,一下子又是加菲貓,不時和觀眾親密互動,不僅小朋友樂在其中,連在場的大人也看得渾然忘我,開懷大笑,陣陣叫好聲在東基門診大廳不絕於耳。 史前館自三日起至七日深入臺東的小學、幼稚園、部落和社區公共空間,舉辦十二場偶戲巡迴表演,除昨(五)日於台東基督教醫院的表演外,今(六)日晚上七時卅分及七日下午五時,分別在延平鄉桃源村延平教會廣場、台東機場候機室與現場民眾互動。 另外,為了讓民眾有更進一步接觸懸絲戲偶的機會,六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在史前館視聽中心特別演出該劇團最新力作—《飛魚的故鄉》和《小猴子歷險記》,請已索票的民眾憑票入場,整齣表演將原住民文化、環保與生態概念融入偶戲中,創意十足的偶戲,保證讓臺東的觀眾大開眼界、開懷大笑!七日上午十時、下午一時卅分在史前館入口大廳各有一場半小時的人偶共舞活動,機會難得,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館參加。 史前館表示,「原影懸絲偶兒童劇團」是由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的黃明道和妻子、女兒,一家三口共同組成,可以稱得上是全臺灣「最迷你的劇團」。黃明道有感國內傳統懸絲偶未獲重視,自行鑽研各國懸絲偶後,將寶特瓶、空罐、破扇子、壞掉的馬桶刷等各樣廢棄物,化成活潑生動的戲偶,並透過表演者手腳、聲音的巧妙操作下附予戲偶新生命,創意十足。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敬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