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史前館創意偶戲熱鬧登場,大家一起看偶說故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新聞稿921128 史前館創意偶戲熱鬧登場,大家一起看偶說故事! <本報訊>史前館自十二月三日起至七日,特別邀請「原影懸絲偶兒童劇團」深入臺東的小學、幼稚園、部落和社區公共空間,舉辦十二場偶戲巡迴表演。十二月六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在史前館視聽中心特別演出該劇團最新力作—《飛魚的故鄉》和《小猴子歷險記》,免費提供臺東民眾索票觀賞。整齣表演將原住民文化、環保與生態概念融入偶戲中,創意十足的偶戲,保證讓臺東的觀眾大開眼界、開懷大笑! 「原影懸絲偶兒童劇團」是由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的黃明道和妻子、女兒,一家三口共同組成,可以稱得上是全臺灣「最迷你的劇團」。黃明道有感國內傳統懸絲偶未獲重視,自行鑽研各國懸絲偶後,將寶特瓶、空罐、破扇子、壞掉的馬桶刷等各樣廢棄物,化成活潑生動的戲偶。今年八月在台北大稻埕偶戲館演出,便受到觀眾熱烈的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布袋戲、皮影戲和傀儡戲,很少與原住民扯上關係。《飛魚的故鄉》這齣新鮮戲巧妙地結合這三種元素,讓觀眾了解蘭嶼飛魚祭的由來。戲中所有道具與戲偶均由黃明道自行設計製作,原住民語配音與錄音由蘭嶼電台、蘭恩文教基金會代為尋找當地耆老協助,聲音採集使得這次演出更顯特殊珍貴。而《小猴子歷險記》中由瓶瓶罐罐組成的各種戲偶,更是令人有「無物不成偶」的驚奇! 同時,自十二月三日起至七日,史前館也特別和「原影懸絲偶兒童劇團」深入臺東的小學、幼稚園、部落和社區公共空間,舉辦八場「戲偶總動員」偶戲活動。演出場次包括大鳥國小、三仙國小、武陵國小、南王國小、蒲公英幼稚園、臺東基督教醫院、延平鄉延平村、臺東機場等,博物館希望透過幽默有趣的偶戲表演,喚起大家對於臺灣原住民文化及自然環境的關懷與珍愛。 《飛魚的故鄉》和《小猴子歷險記》懸絲偶戲表演,即日起開放民眾免費索票,每人限四張,索票請至史前館服務臺,洽詢電話:(089)381166 分機777。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敬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